覓櫥·打造社區(qū)智能化生鮮新零售生態(tài)系統(tǒng)
199-0334-9889
發(fā)布時間:2020-04-21 作者:
生鮮食品經營決不簡單,因為非常容易腐敗變質,生鮮食品的經營成本頗高,生鮮食品經營對于拿貨、庫存、架構搭配乃至產品陳設與切割刀手等都是有非常細化的辦理和訣竅,這些重要環(huán)節(jié)推進生鮮食品經營的優(yōu)劣乃至決定了超商業(yè)者的競爭優(yōu)勢。開生鮮店技巧,有哪些?下邊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步當然是拿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大型超市賣場采取的都是農夫直接供應,即從田里開始以銷定產。直接供應模式下,農夫和賣場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對銷售商而言,最直接的是拿貨成本降低,一種蔬菜倘若售價是2.5元/斤,若不直接供應則進貨價可能要2.2元,因為中間有許多蔬菜批發(fā)商要提成,倘若是直接供應則免除所有中間商重要環(huán)節(jié),只需要2元進貨價即可,那么我們的毛利率空間就增加了。
做生鮮食品生意,商品一定要給人新鮮感,因而遇到變質或將要變質的生生鮮一定要處理掉,不必以為這是浪費,實際上損失一部分的變質產品,讓生鮮食品貨架整體看上去更新鮮,反倒會加快正常生鮮品的銷售和周轉率,整體而言是有益于生鮮食品板塊收益的。反倒是不愿意處理滯銷貨的生鮮食品柜臺前會門可羅雀,結果導致新生鮮也滯銷進而變成變質品,導致更大浪費。
降低商品的類目,比如標準若是3000個類目,那么可根據(jù)不一樣的店面規(guī)模和總面積適當降低類目到1200個、900個、700個,因為消費者有一個挑選的操作過程,倘若是1萬多平方米的大賣場則類目要多,要給人一種豐富感,但倘若是數(shù)千平方米的標準超市甚至是數(shù)百平方米的小商店則只要少部分類目即可,類目越少則讓消費者挑選越快,加速商品成交率。尤其是一些開設在小區(qū)邊上的小中型店面,相近商品只要幾個類目就行,比如雞蛋,原本最少有5~6種不一樣品牌,但在小區(qū)好德便利店就只有一個品牌的散稱雞蛋,因為選擇性小而購置便利,因此顧客一般5分鐘內就決定了購置。降低類目集中推出某些款的標準就是研究了消費者的每日三餐,知曉什么樣的生鮮品是顧客每日生活常常會購置的。
“時間差”是生鮮食品門店以前運用的方法,該店面辦理人員注意到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在早晨送完孩子上學后就順便到賣場購物,此時消費者購置的大多是生鮮食品,但有很多賣場在這個時間點還沒有開門,因此該世紀聯(lián)華店面就比其他賣場提前1小時開業(yè),而且在這一個小時內做生鮮食品商品的限時免費特賣,這招吸引了諸多附近居民爭相購置。而到了晚市即夜間8點后,該店很多生鮮食品商品也會打折出售。這種利用“時間差”來下功夫的生鮮食品促銷方法大大加速了商品周轉率,降低損耗。